江苏地级市gdp排名(江苏地级市gdp排名榜最新名单)
## 江苏地级市GDP排名### 引言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,其下辖的13个地级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展现出不同的实力。本文将以2022年GDP数据为基础,对江苏省地级市GDP排名进行分析,并探讨各市经济发展的特点。### 一、 2022年江苏地级市GDP排名| 排名 | 城市 | GDP(亿元) | |---|---|---| | 1 | 苏州 | 23958.3 | | 2 | 南京 | 16907.58 | | 3 | 无锡 | 14850.82 | | 4 | 南通 | 12405.01 | | 5 | 常州 | 8808.1 | | 6 | 徐州 | 8006.38 | | 7 | 盐城 | 6952.85 | | 8 | 扬州 | 6608.04 | | 9 | 泰州 | 6401.23 | | 10 | 镇江 | 4783.45 | | 11 | 宿迁 | 4330.8 | | 12 | 连云港 | 4225.3 | | 13 | 淮安 | 4026.37 |
数据来源:
各市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### 二、 排名分析1.
苏南地区领跑全省:
从排名可以看出,苏南地区的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占据了前五名,GDP总量均超过8000亿元,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。
苏州: 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,苏州以外向型经济为主,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。
南京: 作为江苏省会,南京科教资源丰富,近年来着力发展软件信息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。
无锡: 无锡制造业基础雄厚,物联网、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。
南通: 南通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,近年来港口经济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。
常州: 常州以装备制造业为主,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。2.
苏中、苏北地区发展加速:
徐州、盐城、扬州、泰州等苏中、苏北地区的城市GDP总量均超过4000亿元,发展势头良好。
徐州: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,徐州近年来着力发展装备制造、新能源等产业。
盐城: 盐城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,近年来新能源、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。
扬州: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,近年来着力发展旅游、文化创意等产业。3.
区域发展仍不平衡:
从排名可以看出,江苏各地区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,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苏中、苏北地区。### 三、 未来展望未来,江苏省将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支持苏中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,缩小区域发展差距。同时,江苏省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发展新兴产业,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力争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。
江苏地级市GDP排名
引言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,其下辖的13个地级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展现出不同的实力。本文将以2022年GDP数据为基础,对江苏省地级市GDP排名进行分析,并探讨各市经济发展的特点。
一、 2022年江苏地级市GDP排名| 排名 | 城市 | GDP(亿元) | |---|---|---| | 1 | 苏州 | 23958.3 | | 2 | 南京 | 16907.58 | | 3 | 无锡 | 14850.82 | | 4 | 南通 | 12405.01 | | 5 | 常州 | 8808.1 | | 6 | 徐州 | 8006.38 | | 7 | 盐城 | 6952.85 | | 8 | 扬州 | 6608.04 | | 9 | 泰州 | 6401.23 | | 10 | 镇江 | 4783.45 | | 11 | 宿迁 | 4330.8 | | 12 | 连云港 | 4225.3 | | 13 | 淮安 | 4026.37 |**数据来源:** 各市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二、 排名分析1. **苏南地区领跑全省:** 从排名可以看出,苏南地区的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占据了前五名,GDP总量均超过8000亿元,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。* 苏州: 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,苏州以外向型经济为主,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。* 南京: 作为江苏省会,南京科教资源丰富,近年来着力发展软件信息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。* 无锡: 无锡制造业基础雄厚,物联网、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。* 南通: 南通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,近年来港口经济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。* 常州: 常州以装备制造业为主,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。2. **苏中、苏北地区发展加速:** 徐州、盐城、扬州、泰州等苏中、苏北地区的城市GDP总量均超过4000亿元,发展势头良好。* 徐州: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,徐州近年来着力发展装备制造、新能源等产业。* 盐城: 盐城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,近年来新能源、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。* 扬州: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,近年来着力发展旅游、文化创意等产业。3. **区域发展仍不平衡:** 从排名可以看出,江苏各地区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,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苏中、苏北地区。
三、 未来展望未来,江苏省将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支持苏中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,缩小区域发展差距。同时,江苏省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发展新兴产业,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力争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。